金华万佛塔结构设计
金华万佛塔工程主塔为异地复建工程,按宋代建筑风格设计。原塔在1942年拆毁,复建以古塔尺寸为基础,按不等比例放大设计,檐口高度约72米,塔顶高度约76米,塔刹高度约90米,为实现塔身体型变化要求,结构设计在立面上采用四种结构体系,分别为钢骨混凝土柱框架-核心筒、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核心筒、钢框架-核心筒、钢框架-柱间支撑结构体系。介绍建筑设计限制对结构设计影响,结构方案选择及分析。
金华万佛塔工程主塔为异地复建工程,按宋代建筑风格设计。原塔在1942年拆毁,复建以古塔尺寸为基础,按不等比例放大设计,檐口高度约72米,塔顶高度约76米,塔刹高度约90米,为实现塔身体型变化要求,结构设计在立面上采用四种结构体系,分别为钢骨混凝土柱框架-核心筒、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核心筒、钢框架-核心筒、钢框架-柱间支撑结构体系。介绍建筑设计限制对结构设计影响,结构方案选择及分析。
中国地震区划图的编制修订经历了五代,第五代国家标准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将于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以下简称“区划图”),是以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为指标,将国土范围划分为不同地震危险程度或抗震设防等级的地图。区划图是国家地震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和强制性国家标准,与各行业(房屋、水利、交通、能源、化工等)抗震设计标准共同构成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标准体系。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对结构设计有较大影响,应用时需注意变化。
[摘要] 2013年四川省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通过对灾后重建规划工作进行调研,发现天全县震害具有“城镇轻、乡村重”的特点,农民自建房受损严重。根据调研成果,探讨农民自建房抗震安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特点,提出农宅自救五步加固法和农民自建房防震减灾建议。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农民自建房; 结构体系; 施工质量; 五步加固法
Abstract:Lushan County in SichuanProvince suffers Richter 7.0 earthquake in 2013. Through the Survey for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the seismic damage in TianquanCounty is severe in villages but relative slighter in towns. Houses built by famers themselves were badly damaged.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seismic safety problems of the famer houses were discussed and five-step self-help reinforcement method of farmer house after earthquake and seismic damage reduction recommendations on farmer houses were proposed considering local characteristics.Keywords:Lushan earthquake; farmers house;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quality; five-step reinforcement method;
这是我在《建筑结构》副刊《技术通讯》2013年第9期上发的一篇杂文的原稿,与刊出的稍有不同,原文写的比较散,刊出的是经过编辑整理过的,比这篇更紧凑,希望对读者有启发。
2013年4月20日,芦山发生7级地震,震后我随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前往三个重灾县之一的天全县,进行灾后重建调研工作,前后工作20天,拍摄制作教育宣传片农宅自救五步加固法,顺便让同事给我也拍几段感想。
首先感谢壹基金的帮助,使我有机会在芦山420地震后来到芦山县,与众多农村工匠进行技术交流,我在这里主要是教给他们如何加固在地震中受损的自建房,顺便普及一下如何建设安全的砌体住房。(我五月份一直呆在天全县搞农民房调研工作,因为工作和道路问题没到达芦山县)
清华大学陆新征博士邀请大家参与整体框架拟静力倒塌试验分析竞赛
本地下载相关文件,猛击下面链接:
1、20110814钢筋混凝土整体框架拟静力倒塌试验分析竞赛试验情况介绍.pdf
2、20110814框架拟静力倒塌试验分析竞赛相关测量数据.rar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10已经实施半年多了,检讨一下自己,条文说明最近才看完,个人认为主要条文部分并对设计而言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条文说明在很多地方根据现在的一些研究观点进行大量更新,读清楚这部分对条文理解要更有益处。
读完一遍条文说明觉得有两点需要记录下来:
一是5.1.6条文说明的第一段话:“在强烈地震下,结构和构件并不存在最大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可靠度。从根本上说,抗震验算应该是弹塑性变形能力极限状态的验算。”个人觉得你如果不能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一味强调PKPM计算结果红不红的话,那很难说你对结构设计有多深的理解。
二是5.2.5条文说明中关于设计反应谱包含“加速度控制段、位移控制段、速度控制段”。说实在的我第一次接触这三个名词,以前的规范中也没提到,也可能我以前看抗震方面的书不仔细,新抗规一下冒出来,我的眼前一片金星闪过,到底如何区分这三个阶段?
通过本次鉴定可知,南江县校舍普遍存在结构体系不合理、抗震构造措施不足、建成品质量差、缺少日常维护等问题,是5.12汶川地震中出现较多震害表现、影响校舍安全的主要原因。该县倒塌校舍较少、未发生学生死亡事件有其管理使用原因,这是值得庆幸的,但这不能说明校舍整体质量是合格的。结合我院多项灾区震后调查,笔者认为南江县校舍建设情况在灾区一定范围具有普遍性,可作为汶川地震中极震区大量校舍倒塌原因的辅助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