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座位的体育馆工程设计记录(09) 索内力生成
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得到索的设计内力?因为索的初拉力很容易假定,设计需要的是虚拟状态下索变形后形成几何刚度时的内力,如果这个内力不能通过合理手段实现的话,索的实际内力就和计算内力差距较大,那么后续结构分析就是建立在失控的状态下进行的。
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得到索的设计内力?因为索的初拉力很容易假定,设计需要的是虚拟状态下索变形后形成几何刚度时的内力,如果这个内力不能通过合理手段实现的话,索的实际内力就和计算内力差距较大,那么后续结构分析就是建立在失控的状态下进行的。
初步设计的计算工作就算是完成了,主设计方对于这种结构的安全性存在疑虑,所以我们做的同时还在做另外一种结构型式,可能最终选用那一种结构方案。
因为是索结构,实际上我的计算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下面的问题可能是索结构计算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涉及找形工作,具体这些东西如果没有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和工程实践,很难知道问题来源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所以我很感谢合作单位将问题抛出来。对于已经接触过并解决过这样问题的人或许很简单,对于我如翻越高山般还在山脚下寻找上山之路。
我对容许承载力的理解是:承载力的标准值和特征值是地基容许承载力的初值,根据初值进行地基承载能力和基础承载力设计,如果该值能够满足地基变形验算要求,它就是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如果该值不能满足地基变形验算要求,就需要设计人员调整基础尺寸,直到满足地基变形验算要求后,再计算基础下地基的实际承载力,才是地基容许承载力。
谈一下做这个工程的感受,一是做这样的项目真的很有意思,原来在概念里的东西都现实化了,现实化的结果就是需要你真的去计算、去思考;二是本领到用时方恨少,比如软件是会用一点,不过真拿数据时,才发现软件掌握程度太低,一次次试也不见得有你想要的数据出来;三是大跨结构真的是改变自己的结构思维,原来虽然也做过跨度较大的设计,但显然当年太年轻了。
gLCB5/6为基本组合,gLCB7为标准组合。
因两馆均为大跨超限结构,以下内容为结构初步设计说明重要组成部分,请以文字、图表内容提交我处。部分图表格式由我处发出,以确保各软件表达内容统一。整体计算中活荷载按满布分析,索结构非线性分析包含1/2跨活荷载分布情况(两种)。
对于需要进行非线性计算的模型,每一步分析都是建立在上一步非线性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比如轻屋面的恒荷载+活荷载,然后进行恒荷载+风吸荷载,从操作的角度这就是两个模型,对应的组合就不同。
请教个问题,99m的高层,剪力墙结构,高宽比达到了7,这样的建筑应该按B级高度房屋确定其抗震等级吗?